你的位置:首页>团湖要闻>团情快报
28日下午,由团市委组织的5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共500多名高校志愿者,来到湖城各大社区开展志愿结对服务及文明劝导服务,吸引众多居民关注和参与。
志愿者文明劝导、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、社区开展文明楼道创建……一曲合奏的文明赞歌,正在湖城社区唱响。
文明劝导进社区
“小朋友,不要跑进草坪里,小草们会疼的。”“阿姨,垃圾最好分类后再丢弃,这样还能变废为宝。”……昨天下午2点,湖师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8名青年志愿者,正在青塘小区参与社区文明规劝活动。
据领队夏懿介绍,此次社区文明规劝包括拾取散落垃圾、清除楼道小广告和路上牛皮癣,劝导居民垃圾分类、使用文明用语等。
“文明就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,能为城市文明贡献一份力,我们很开心。”夏懿如是说。
除了文明劝导,志愿者们还常常与社区结对,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。昨天,这批志愿者还去了玉堂桥社区残疾人小康·阳光庇护中心,为学员开设一对一“微课堂”,课程包括历史、英语、剪纸、练字等。“这是根据学员要求新开的,第一次上就很受欢迎。”志愿者李金晓说,他们希望在丰富残疾人生活的同时,使其增长知识,提升文明素养。
楼道里的特色文明
“小区外墙和楼道墙壁换了新面貌,真漂亮!”昨天上午,记者来到马军巷社区时,陈阿姨和她的老邻居们正抬头望向社区墙壁上的绘画创作感叹着。
记者看到,原本单调的一幢幢外墙上,绘上了与邻里和谐、尊老爱幼、绿色环保等相关的优美图案,还配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文明礼仪等字句。居民们只需轻轻抬头,就能看到大幅绘画创作,文明的熏陶存在于潜移默化间。
不仅如此,小区的楼道墙,也被文明墙替代,并根据各自特色命名为暖心楼、孝德楼、先锋楼、生态楼和文礼楼。这样的文明墙,不仅有文明宣传等标语,更有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,如孝亲典范的展示、党员居民带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,甚至居民自己拍摄的社区及周边风景美照也被搬上墙。
把居民自己的故事搬上墙,让居民受到文明的感染,则是阳光城社区通过文明楼道建设、提升小区居民文明素养的亮点。还有衣裳街-右营基社区的“圆梦中国”系列、得力春江社区的“快乐成长”……据悉,自今年初吴兴区开展文明示范楼道创建以来,已有51个社区加入其中,并建成150个文明示范楼道。
社区里的垃圾分类达人
现在,湖城不少小区都开展垃圾分类,吸引越来越多居民加入。昨天,记者还采访到一位垃圾分类达人,她还成功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,甚至把这项成果向其他社区推广。
这位达人叫费孝琴,住在余家漾社区。“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后,我们就参与了。后来想,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多?”费孝琴说,她和女儿就到网上去找垃圾分类的有效办法。
“我们发现,家庭垃圾中厨余垃圾最多,占70%,所以就锁定厨余堆肥的方法,为此还特意去鹿山的厨余垃圾堆肥厂学习。”据费孝琴回忆,经过三四个月时间, 2014年10月,第一桶用厨余垃圾堆出来固体肥料制成的有机土壤,终于成功出炉。“当时就在自己小区进行推广,效果挺好。”费孝琴说,厨余堆肥的方法掌握了,操作起来挺简单,只需将家中累积起来的水果皮、蔬菜叶以及吃剩下的肉、虾皮等剩菜,集中装到厨余发酵堆肥桶里,然后撒上EM菌。一般一周后就能出液体肥,这个也能当肥料,而且是非常有效环保的清洁剂。固体肥则需要1个月左右。
固体肥加入土壤后,能极大地改善土壤土质,费孝琴觉得这是厨余堆肥最大的意义。在她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社区和家庭加入到垃圾分类、厨余堆肥行列中。“已受邀去过10多个小区给居民上课,有居民还主动跑到我家来参观和学习。”费孝琴说。
据了解, 2010年12月,余家漾、国际花园、阳光城等14个小区,被确定为湖城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。今年7月,我市还推出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,通过“鸡毛换糖”形式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,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。
(来源:湖州晚报,记者:忻媛)